Other articles


  1. 跨年流水账

    写篇流水账来记录今天的各种纷纷扰扰吧。

    今天是我在SD旅行的最后一天。今天早上10点出门,11点登上了中途岛号航母。我一直很想来看看这条大船,因为前几年中国造不了航母,而这几年有了国产航母,但也不可能让我参观参观。航母一共分三层,上层摆了些飞机,也有一些老兵在讲解舰载机的起落以及蒸汽弹射。我和他们闲聊了一会,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一些点:

    • 美国飞行员的视力要求是20/20,也就是中国的1.0的视力标准,同时美国允许眼睛手术达到1.0的标准。相比之下,美国考汽车驾照的视力要求是20/40,也就是中国0.5的标准。听起来这一块比中国宽松多了;

    • 虽然这些年技术发展很快,但是蒸汽弹射的原理依然是烧水,把水烧开了,成了蒸汽,然后打开一条缝,通过蒸汽喷出的力量让飞机飞起来。这么大的航母的原理,和我家热水壶是一样的,我觉得很不可思议。老爷子指了指边上的两条核动力航母,说,那边的也是烧水的,只是他们用核反应堆烧。嗯,今天SD海港里停了两条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,很幸运能看到。我还和老爷子聊了聊电磁弹射,老爷子说迪士尼在用磁悬浮火车(应该是这个意思吧,我没听太懂),美国也在尝试这个方向,但老爷子觉得,蒸汽弹射已经很成熟了,搞那些妖娥子干啥。

    • 舰载机后面的钩子在着陆的时候是拖地的 …

    read more
  2. 小学生的烦恼

    到年底了,公司的眼科保险不用的话今年的额度就浪费了。今天去眼科检查了下眼睛,已经很多年没有查过视力了,今天被医生告知我最好全天都戴着眼镜,有助于缓解视力疲劳。于是乎,我又多了一项许多人小学时才会遇到的烦恼,配眼镜的烦恼。

    我打工的地方的眼科保险是VSP,它们家的系统特别的坑爹,我一直登陆不进去,查了内网以后看到多年前别人吐槽的帖子,说,最后的解决办法是,在工号前面加两位0来当作医保的id。行吧。在Google Maps上找到一家相对评分高并且人数也多的眼镜店后,先预约,然后到点了过去检查。

    美国的Eye exam相当于眼镜的验光再加上一些医学检查,比如说看看眼睛有没有发炎,另外我又花了39刀拍了一下眼底的照片。没有什么大问题,而视力检查则是,确实还是近视,度数倒是不高。试了好多好多组镜片,大夫操作着机器,然后不停的问,这个度数清楚,还是这个度数?最后得出来的结论确实是近视,而且是需要戴眼镜的那种近视,度数可能一百来度吧,最后给我配的眼镜度数是一个75度,一个100度,因为我之前一直拒绝戴眼镜,这次先给我开个度数低一点的,让我能更好的适应。

    回来的路上我就有些心神不宁。确实我把眼睛睁大的时候,看到的这个世界就是模糊的,但把眼睛眯小一些,这个世界又会重新聚焦。我一直以为我是有一百来度的散光,初中的时候验光说是一百度左右,但是度数比较低就不管散光了 …

    read more
  3. 破破烂烂的离愁

    有些后悔没和我的房间合一张影。明天要搬去硅谷了,今天晚上会是在学校宿舍的最后一夜了。搬家是个浩浩荡荡的工程,前两天就急着清理了两个箱子和两侧的床头柜,少量多次的把他们偷偷扔到了垃圾堆,怕扔家具被发现然后罚款。

    只是清理到一半,才想起来,真的要离开啦。分离是件后知后觉的事情,每个当下都有当下的忙碌,直到日历翻到了预定的那天,才突然认识到,是真的,要离开了。

    这个房间是我最大的安全感。从小到大,初中到外地上学,后来住在舅舅家,大学又是六人一间的宿舍,很少有自己独立的空间,因此格外感激学校能提供一间独立的卧室。一个人在美国过的并不轻松,只是呢,有了委屈,起码关上门,我有个地方可以自己一个人哭,哭的小声些,就不用担心室友发现。曾经无数次想过离开的场景,拿到学位之后,自己也会像每个暑假楼下那些同学一样,租个大大的面包车搬家,大包小包,回首是对这段旅途的感叹。从来没想到,要走了,却并没有学位。从来没想过,要走了,走的是这样委屈。

    老友记里有一集讲的是Rose刚离婚的时候,不管是什么东西,什么场景,都能想到前妻。在这个房间里住了四年,真要一件件家具扔掉的时候,我也是满满的回忆,还记得我的床垫是在宜家300刀买的 …

    read more
  4. 读书笔记--富爸爸,穷爸爸

    自从开始了新的打工生活,节奏一下子就慢了下来,同时伴随而来的是巨大的迷茫和焦虑,也许只有暴富才能解决这种心理问题吧。带着对财富的渴望,我翻开了很久之前的一本书,《富爸爸,穷爸爸》。这本书直到今日,依然在Amazon上有着Best Seller的标签,以及几万个review,作者光是这么一本书,就赚了不少银子啊。写作是个很古老的行当,所谓的励志学与成功学(贩卖焦虑)同样也是古老的行业。近期翻到的其它书有写雷军的《一往无前》,以及李笑来的《财富自由之路》,以及吴军的《浪潮之巅》,它们都给我一种言过其实的感觉,然而人家赚钱啊。

    简单列一列读完这本书的一些感受吧。

    动人的故事

    这本书前半部分有几个小朋友的故事,作者自称小时候他和他的小伙伴有两个爸爸,富爸爸和穷爸爸,以此来讨论不同的财富观念带来的分歧与后来的命运。期间,有两个有意思的小插曲,分别是两个小朋友通过提取牙膏皮里的铅来造假硬币,以及建立漫画图书馆来收门票致富。我十分怀疑这些小故事是不是真实存在的,但是,作为一本书来说,这些小故事足够的动人与有趣,同时也阐述了作者想表明的"钱生钱"的观念。

    以小朋友作为视角,天然能够让读者反思,那些从来如此的道理,比如说努力工作,真的就对吗?那些大道理,真的能解释小朋友看到的一些矛盾和分歧吗 …

    read more
  5. 退学那件小事

    这周参加了一下《李丁聊天室》的节目,谈了谈PhD quit的事情。2021年对我来说是很痛苦很艰难的一年,因为学业不顺,最后只能在博士第四年选择退学。经过漫长的时间沉淀,现在回想起来依然挺痛苦的,不过呢,就以这个节目为一个契机,在新年伊始,收拾收拾过去的破摊子和旧的心情,在新的一年,去寻找新的挑战吧。

    几张照片

    先来看点开心的照片吧。

    这是入学典礼上拍的。

    WechatIMG1085

    这是在学校最后一节课的课后拍的,本科生的social dance课。至于硕士毕业典礼,我不高兴去,就没去。

    WechatIMG1086

    以及考试的视频,全程跟不上啊。

    面试官的故事

    先讲讲面试的时候,谈起来PhD quit的一些事情吧。

    • 医学博士转计算机硕士:这位是对我触动最大的面试官,这是一位亚裔妹子,我之前翻过她的LinkedIn,她在读完美国的医学博士一年之后,又去读了计算机的硕士。美国的医学博士,地位多崇高啊,但是她依然毕业一年以后转行了,我估计她是在医院轮值residency的时候受不了了吧,就是经典的美剧情节,在医院轮值的时候特别的累。大家的职业选择,还是要面向未来,过去的沉没成本不管多高,都是过去的事情了。不过我也是觉得很可惜,那可是个真 …

    read more
  6. 碎银几两

    Google给我开了非常大的包,打算接了。之前都没想到能开这么大,本来都做好了慢慢面试其它公司慢慢和Google谈判的准备,没想到这个包裹大到我都找不到地方讲价了。就算博士毕业,也很难拿到这么大的包裹,和那些名校的博士在读的同学们说起来这件事情,他们也说,现在的行情下,这个包裹比他们博士毕业拿到的包还要大。确实我身边的人也没有比我这个包裹更大的了,何况,这是Google。以后讲起来博士退学的事情,除了甩锅给川普(川普发布了让美国海关拉黑中国国防七子高校的总统令,导致我签证出了很大问题,人在美国根本没办法离境,离境就不可能再入境。是的,我是被总统令拉黑的,我感觉我级别好高),还能甩锅给Google,Google给的实在是太多了。听起来也很不错了。

    这两天又和我非常喜欢的一家Startup的首席架构师和VP聊了一下,他们推销他们公司讲的故事是

    • 去Google肯定不是个错误的选择,只是呢,新公司,新项目,新代码,比在大公司做维护拧螺丝要有意思的多。我很理解这一点,我是从微软辞职读的博士。甚至说,他们在做的事情,就是我一月份的时候,想做而导师说没意义,不让做的事情。就从这个角度来讲,我都想叛逆的加入他们。那是让我兴奋,愿意自动加班的内容啊。

    • 另一方面,我随时可以去Google,我还年轻 …

    read more
  7. 诺曼底登陆

    最近的生活过于忙碌,有些信息过载的感觉,每天都是守着日历,一个个小时的按着日历上的安排,准备面试,进行面试,准备TA的Discussion,去给本科生上我TA的课的Discussion。有时候甚至忙到没时间吃饭,如果面试中间只有一小时休息的话,我就吃四片面包,如果有两小时休息的话,我就睡一下起来接着面试。美国程序员社招要考的System Design则是买了一套中文的视频课程,然后两倍速的刷,有时候感觉自己的大脑已经疲惫到停止转动,只能吃点巧克力休息一下。有时候真的临时有事情,那只能少睡一些了,最近睡少了的感觉都不是困,而是直接头疼了。

    这种感觉,让我想起来小时候玩的一款二战背景的游戏,《荣誉勋章》里的一章,诺曼底登陆。从船上跳到近海,然后一路向前,在沙滩上从一个弹坑跳到另一个弹坑,直到抢占最高点完成登陆。枪支掉了怎么办,不管,往前跑;头盔掉了怎么办,不管,往前跑;没血了受伤了怎么办,不管,往前跑。我是一个做事情喜欢留后路,并且凡事喜欢找最优解的人,只是最近的生活,不存在最优不最优的情况,只存在努力得向前奔跑。

    最近经常感叹造化弄人,有时候面试考的题目,正好是自己接下来一两道没来得及刷的题目。同学面试Facebook被问到的题目,正好是Leetcode上Facebook …

    read more
  8. 舞会从来不曾停止

    这篇博客的标题本来想起,"life goes on",后来想想还是起,"生活在继续",又想了想,还是起"舞会从来不曾停止"好了。舞会,多么美好的名字。但我真正想说的,是这道歌的名字,朴树的"我爱你,再见"。

    想写这篇博客,是因为,我刚才和老师们发了PhD Quit的邮件。其实早就退无可退了,六月初的时候,老师第一次和我提起来,说我不适合读PhD的时候,就没有给我留任何退路,我也知道那样的环境,一切的努力都没用,但我依然自己坚持了两个多月。学校的手续已经办了,硕士毕业的申请已经交了,对于没有绿卡的我来说,硕士毕业就一定要去找工作了,要不就只有博士毕业的时候,才有可能在美国找工作。也就是说,交那个硕士毕业申请的时候就已经没有后悔机会了。只是没有想到,用键盘敲出这两行我构思了两个多月的邮件的时候,依然会眼泪直接流下来。

    WechatIMG488494

    邮件敲完的时候,脑子里想的,是24岁那年,在微软每天晚上下班回去刷托福时候的样子。那时候是在苏州园区的公租房,小小破破但很便宜的房间,每天晚上累到脑子转不动,只能吃口巧克力,休息一下,血糖上来了脑子会有睡醒了的感觉 …

    read more
  9. 闲事与勇敢

    前年的一篇博客里,提到的一首诗

    春有百花秋有月,
    夏有凉风冬有雪;
    若无闲事挂心头,
    便是人间好时节。
    

    当时的博客里写的是,这首诗的前两句话,成为了我回答“异地恋平时都聊些什么”的答案,而后两句,则慢慢的成为了我的心愿了。前两天交了申请硕士毕业的表格,简简单单的点了几下鼠标,就把电子表格提交上去了,但这也意味着,博士退学这件事情,没有机会后悔了。最近找工作压力大,作息颠倒,之前是不一天刷个五道十道题目,不把自己累到一定程度,是不能踏实睡觉的,这两天则是睡也睡不着,醒着的时候难受,晚上两点睡着了四点又会醒来,白天中午再睡睡也就睡三四个多小时。于是我决定这两天不刷题目不投简历了,这个周末就当是休息时间吧,确实身体和情绪也到了极限了。

    于是又想起来了这首诗,之前的博客里没有写,之所以对这首诗印象深刻,是因为这首诗是压在爷爷书房桌子的玻璃下面的。爷爷离开也有八九年时间了,这首诗的边上,也摆上了爷爷的照片。以前不懂这首诗,总觉得若无闲事的状态,多么无聊呢。那时候就是不知天高地厚,志在四方,总想着去证明自己,去改变命运。只是后来越长大越觉得自己的普通和渺小,于是才明白,若无闲事,是多么的可贵 …

    read more

Page 1 / 13 »

links

socia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