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AI这个话题比较火,某款英语教育App也号称是通过AI,让中国人学英语更方便。于是我就狠下心来,花了足足49块钱,买了一个英语音标学习的课程。
过了这么多年,重新再学习一遍音标,我发现自己的一些发音,真的是错的离谱。而那些自己以为是同音的单词,它们的音标或多或少也是有些区别。比如说this和these,一个是/s/结尾,一个是/z/结尾。再比如bitch和beach,短i和长i有着非常微妙的区别,短i其实发音会接近/e/,比较上扬。但话说回来了,发beach的长i的时候,我们一样可以发短一点,然后用上扬的语气,这种情况下还是会很容易混淆的。
公司组里这两年来来往往的,有不少美国的同事来访问一段时间,有些同事也在上中文的课。此外之前去新马泰玩,也听过汉语的导游讲解。我只能说,他们很努力的在学习汉语了,但是我还是,听不太懂...语言是一种非常精妙的技术,舌头的位置和发音的节奏有一点点的区别,听起来就会有明显的差异了。就算同样是在中国的北方,几十公里外的另一个村庄的方言都可能会有差异。不过呢,当练习的多了以后,就能找到发音的感觉了,就知道舌头和口腔肌肉应该怎么使用了。
关于发音,印象很深的是,在沙特的时候和一位来自北京某校的同学聊天,说到了voice这个词。我当时没有把中间的/ei/的音发出来,然后被同学纠正了。我是感觉英语里有很多音,是要用口腔里很靠后的位置,比如说/ei/。但是呢,汉语里就没有这样的字,所以我发音的时候,习惯于漏掉它们。现在练习的时候,我就会很刻意的用靠后的位置。虽然听起来不是很自然,但是至少有明显进步了吧。
英语,这么多年一直是我的伤痛。山西的高考连听力都不算分的,我当时是拿着答题卡,在播放听力之前就把所有的听力题目都涂掉了,省得我之后答题串掉。本科的时候申请国外的学校,因为我一直比较浪,没有安排足够的时间来准备托福,考了五次之后才勉强到了一个最低最低的要求。再后来,找工作的时候,被爱尔兰的HR吐槽发音了,他表示听不太懂,再后来,日本的一家公司的四轮面试都用英语聊的很开心,但到最后要考一个在线的英语口语的考试,考了三次还是差了一分,算了我不去了。从小到大的英语学习环境也不算好,按理来讲音标应该是小学或者初中的时候就学扎实的,可是当时班级上五十多个人,老师都是用的大大的磁带机,手动的倒带,让我们反复的听。一个发音能听上三次就已经很费劲了,更别提一个个人一个个音反复的纠正了。后来呀,准备考试的时候,连听力都不算分,谁又有功夫去管发音呢。而之前说的那位北京的同学,则不一样,他在河北学习,在北京高考,然后去了全国最好的工科学校,这样的背景,我也只能羡慕了。
只是,时代也不一样了。现在在手机上,我们可以很简单的复读,跟读,再一点点纠正。肌肉是有记忆的,就好像有些人在外地生活了几十年,却还是讲着家乡的方言。发音呢,也是要一个个音标,一个个动作的学习。虽然说国外的小朋友的英语都特别好,比起我们在学校里的一节节英语课,他们早就有了足够多的小时,来记忆这些词的发音。好的老师也很重要,现在在网络上可以找到最流行的发音课,而当时在小县城里我们都被老师罚得连饭都吃不上。
再以后呀,也许我需要用英语,向来自世界各地的人,讲解我做的项目,我还可能要给他们讲解题目。同时呢,以后看的电影,估计就没有字幕啦。希望以后英语可以越来越好,生活也越来越顺利吧。